English

传统文化面临的课题

1999-05-05 来源:光明日报 胥云 我有话说

就我本人而言,自从上网之后,每天不在网络上泡上几个小时心里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,似乎已经逐渐有了一种所谓“网络综合症的现象”。

在网络时代的今天,对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,琴棋书画、唐诗宋词如何融入网络时代,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。飞笔狂草的韵味如何面对键盘的敲击,寄情山水的泼墨国画如何面对依托于现代技术的3D绘画。当生活已经逐渐步入一种不需要笔墨来寄托感情的时代,人们还有寄情于挥毫书写的心境吗?由此而来,今后的中国人还会写我们祖先创造的方块字吗?书法艺术呢?我有一些疑惑了。

今天的Email,可以表述一种问候,一种思念,但字里行间中已读不出感情起伏跌宕的韵味,对于相爱的人来说,便少了几许浪漫、思念和对来信的渴盼;电话尽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,同时也淡化了人际交流的感情深度,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其他哪个国家都大。

信息时代的今天,当人们都沉浸在网络、网络文化、网络通讯中时,当海量的信息不断冲击人们的大脑时,人们便失去了对文化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,这时候的人可能是一个信息人、网络人,但已绝对不是一个文化人,人会变得肤浅起来。人类的文化氛围会在这种肤浅中逐渐消亡,没有文化气息的人类,该是多么悲哀。

现今的网络、信息之类,我只认为是一种技术,而不是文化。如何将这种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中,或者说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,是下个世纪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。

当人们迷恋、穿越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时,乡间的牛车、牧童的竹笛、山谷间飘来的炊烟依旧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人们麻醉在疯狂的摇滚、“蹦的”声中时,悠远的牧歌、信天游才是涤荡我们心灵污垢、消除心灵疲惫的良药。
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,我始终对过去悠闲安然的生活有一种铭心刻骨的怀想,也许我就是那种既享受着信息时代先进技术好处,却又幻想过去一马一剑走天涯的质朴生活的两面人。

我深信,现代生活最终发展的极致依旧是回归自然,返璞归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